个人简介:
闫思婷,现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炎黄书画院副院长,中华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,高级教师,国家一级美术师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,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,省级乡村工匠名师,黑龙江省百姓学习之星,爱辉区百姓学习之星,黑河工匠、爱辉工匠,爱辉文旅推介官,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,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,黑河市中俄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,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特聘讲师,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特聘高级工艺美术师,黑河博物馆特聘讲师,巾帼先进集体带头人,鱼皮技艺非遗工坊负责人,闫思婷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,黑河市爱辉区人大代表,在2024年全省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“名师带高徒”活动中被黑龙江省总工会选树为“好师傅”。
作为非遗传承人,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,宣传和推广我国渔猎民族非遗文化。默默奉献,将鱼皮技艺带入乡村、社区、学校、妇联、工会、医院等,公益性培训,无偿传授鱼皮制作技艺,多次举办农民工、残疾人、下岗职工、低收入人员、少数民族妇女、青少年等人群的非遗技艺传承活动,学员年龄跨度从6岁到76岁,截止目前,培训达12000人次,平均每年受益群众每年达1800余人。薪火相传,倾囊相授,培养种子学员,建立非遗讲师团队,培养了众多非遗工艺人才,壮大传承人队伍,推动了本地鱼皮工艺文化事业的良性起步与长足发展,挽救、传承、发展这种淳朴的少数民族民俗工艺。建立乡村基地3处,将非遗项目鱼皮制作技艺与农村妇女、困境妇女的就业创业相结合,以非遗文化,带动创业就业,引导广大农村妇女、困境妇女大力发展特色手工技艺,将指尖技艺转化成指尖经济。既扩展了非遗的传承人群,又帮助农村妇女、困境妇女创业增收,形成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代特色的文化创新产业链。科技创新,发展创意设计,为非遗产业赋能,为乡村发展助力。攻克难关研发专利,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使用新型专利(专利号ZL2020 2 2842825.1),并将鱼皮制作技艺与该专利结合,创作彰显时代特色的非遗作品。努力专研专业知识,在省级重点杂志《天工》、国家优秀期刊《艺术与交流》和国家优秀教育期刊《民族文汇》发表专业论文。在《非遗数字化与文旅产品设计研究》中担任副主编一职,深度参与书籍的整体规划、内容审核与质量把控,与主编及编委团队紧密协作,凭借在工艺美术及非遗领域的深厚积累和严谨态度,为书籍的专业性、系统性和可读性提供保障,致力于为读者呈现高质量的知识成果,不断追求学术精进与专业突破。发扬工匠精神,研发新品,申请版权,注册商标,带领非遗工作团队始终如一坚守与开拓,使这项传统非遗技艺与乡村振兴和文旅紧密结合,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发展。
展开剩余43%证书展示:
证书展示:
发布于:河南省